<acronym id="oogsc"></acronym>
<rt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rt>
<acronym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acronym>
<acronym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acronym>
<rt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rt>
<rt id="oogsc"></rt>
<acronym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acronym>
<rt id="oogsc"></rt>
<sup id="oogsc"></sup>
<acronym id="oogsc"><center id="oogsc"></center></acronym>
<acronym id="oogsc"><center id="oogsc"></center></acronym>
<acronym id="oogsc"></acronym>
2012年中國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專題報告會

2012年中國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
時間:2012年5月12日下午
地點:重慶世紀金源大飯店三層宴會廳
主持人:陳蘭通(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
主持人:
  同志們,2012年中國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專題報告會現在開始。
  這次在重慶舉辦的中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的主題是“中國企業家:轉型的驅動力”。轉型發展是當今中國企業界與產業經濟界的一項重要任務,企業家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轉型升級是實現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企業的轉型決定著宏觀經濟的轉型。在本次大會上,張德江副總理發表了重要講話,王忠禹會長,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姜志剛同志、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同志在講話中,都強調了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及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途徑;還有許多知名企業家向大家介紹了他們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寶貴經驗。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同志就企業轉型升級問題作專題報告,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認識,開闊我們的視野,更好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王一鳴同志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對宏觀經濟運行和企業改革發展很有研究,有很深的理論造詣,他長期負責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工作,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結構調整和企業轉型升級也很有見地。下面,我們歡迎王一鳴同志作專題報告。
王一鳴: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做交流。
    上午大家都很疲倦,我下午盡量短一點。
    討論三個問題:第一,為什么要轉型?按照中央的話說,為什么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第二,如果要轉,面臨哪些挑戰?因為轉型是很艱難的事,不是那么容易的。第三,我從產業的角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路在何方?一個話題爭取半個小時。
    第一,為什么要轉?有人說,過去30多年,中國很成功,為什么要轉呢?過去30多年,中國演繹了非常成功的故事,從經濟層面上來說,持續30多年的增長,年均增長率10%左右,而且增長速度比國際社會對預測還要快,比如97年世界銀行做過報告,2020年中國做了大型的研究,本世紀前10年中國增長率大概是6.9%,結果增長10.7%,比它預測高得多。世行做2030年報告,2030年中國中國未來增長多快現在不敢預測了,中國這張圖最上面這條曲線就是過去30多年增長的曲線,我們是最快的,比世界的平均水平,比新型經濟體,我們的增長率都要高,前不久參加世界銀行的一個會,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就說中國發生的故事是絕無僅有成功的發展故事,在世界發展史上還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故事。過去年均增長10%,30多年很少有,按照世界銀行標準,中國大概有5億人擺脫了貧困,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很少有的,我們實現聯合國千年目標成效是最顯著的,有32個指標,我們成效非常顯著,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正在追趕第一大經濟體,有人預測2025年可能會超過美國,由低收入國家進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去年人均GDP超過五千美元,GDP總量超過7萬億美元,如果看這些的話,中國就是很成功,是一個成功的故事,過去30多年,中國高速增長是什么原因呢?以后這些條件還具備嗎?為什么要轉?高速增長是什么原因呢?世界銀行90年代做過一個研究,叫東亞奇跡,總結東亞國家的高速增長,歸納了4條,什么原因呢?1、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儲蓄率水平很高,投資增長也很快,拉動經濟高速增長。2、低成本勞動力的充分供給,勞動力無線供給,而且成本很低。3、重視基礎教育。4、宏觀經濟比較穩定。東亞奇跡當時總結了四條,這四條中國很明顯,中國哪條都很明顯,中國具有東亞模式一般的特征。
    中國也一定有它特有的東西,其他東亞國家不具有的,為什么?因為我們是三重特征的疊加,首先中國是發展中大國,大規模的經濟體。第二,我們還在改革體制轉軌還沒有完成,我們正在進行經濟體制的轉軌。第三,我們還要轉型,發展模式的轉型,這三重特征疊加在一起的時候,使得中國的發展一定會帶有自己很多特有的東西,這些特征非常多,我們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總結。這是過去的情況。
    為什么要轉呢?經濟高速增長外部條件,外部的環境和內生條件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轉不行,外部環境和內生條件都發生了變化,從今年一季度的指標來看,各個地方經濟速度都大幅度回落,特別是沿海地區,北部、上海浙江、廣東速度都回落,而且這種回落從去年持續了很長時間,從全國來看,去年經濟速度就在逐季下降,回落反映了增長動力機制的變化,如果把它放在更長的時間段觀察,如果我們要看季度增長率的話,其實中國經濟季度增長率從07年第三季度就開始回落了,發生在金融危機之前,股市從6000點一下子下來到現在只有2000多點,房地產也是那個時候開始調整的,金融危起什么作用呢?進一步加大回落的幅度,08年4季度,在這個位置加大了回落的幅度,到09年1季度到最低點,以后實施經濟刺激計劃,把經濟增長速度拉上來了,刺激計劃結束以后,增長速度又開始回落了,所以這種回落實際上刺激計劃結束,09年、10年實施刺激計劃,刺激計劃結束增長速度又開始回落,這就是本世紀以來的變化。經濟增速回落實際上是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既有周期性也有結構性的,既有短期也有中長期的,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最主要的是什么呢?經濟增長動力機制發生了變化,為什么要轉型呢?增長動力機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動力機制主要是什么呢?增長潛在能力發生了變化,說得形象一些,我們讀高中跑一百米,那個時候能跑12.5秒,以后當企業家了,很忙根本沒時間鍛煉,哪怕天天鍛煉,已經人過40了,再跑100米,天天鍛煉,再跑12.5秒,也跑不出來,潛在增長發生了變化,也體現動力機制的變化。
    首先看外部環境和內生條件,兩個方面,造成了動力機制的變化。外部環境什么變化呢?主要是外需收縮,金融危機后,西方是是金融危機,后是財政危機,為什么金融危機變化為財政危機呢,政府出資拯救企業,金融負債轉化為政府的負債,現在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去杠桿化,收縮倍數,削減財政支出,歐洲普遍采用這種做法,收縮養老金,降低社保標準,取消各種補貼,甚至公務員的工資都下降了,需求能力發生了明顯的收縮,大規模的出口沒有市場支撐,今年4月份出口還在大幅回落,廣交會出口訂單都是負增長,沒有購買力,外部需求下降。
    市場的替代,原來有競爭力很多產品靠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溢價,三免兩減半,電價補貼,悄悄排污,五加二、白加二,這種搞法誰搞得過你,拼命出口,現在發生變化了,勞動力成本上升,而且迅速上升,所以我們原來具有比較優勢一些產品現在正在被新興市場國家開始替代,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柬埔寨,越南麋鹿后期的新興國家,由于成本比你還低,而且你中國這么搞,他也學你這么搞,招商引資,吸引外資,逐步替代你的市場,這是外部環境的變化,不調整是不行的。第二是內生的條件也變化了,支撐高速增長內生條件也在開始發生變化,經濟增速沒有發生大的滑坡,不像西方是負增長,我們考茨基計劃拉起來的,但是這掩蓋不了內生條件的變化,內省條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世行所說的東亞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儲蓄率開始發生變化,原來靠高儲蓄率支撐高投資,大規模投資,儲蓄率開始發生變化。這條曲線就是過去的儲蓄率的上升,儲蓄率為什么會上升呢?因為人口撫養下降,被扶養的人口減少,像一個家庭一樣,剩余為什么會增加,原來五六個孩子,現在只有一個孩子,被扶養的人口減少了,怎么減少了呢?七十年代的人口結構下面最大,為什么呢?那時候沒有計劃生育,下面是最大的,年齡越小,下面越大,這是10年的人口結構,中間大了,勞動年齡人口比重提高了,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剩余增加了,就像一個家庭一樣,被扶養的孩子減少了,勞動年齡人口比重自然就提高了,現在一個家庭三個人,兩個工作一個孩子,勞動年齡比重提高了,原來六個孩子,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就很低了,就帶來了儲蓄的增加,生育增加,儲蓄率就提高了。這張圖就很直觀了,這是撫養比,八十年代以前是比較高的,80年以后逐年下降,到10年最低,往后又要提高,為什么?撫養比又提高了,被撫養人口又要增加了,為什么?老齡人開始多了,80年生,今年是32歲,他的父母是60歲,退出勞動年齡人口是兩個人,進去是一個人,關系又變化了。被扶養的人口又開始增加了,被增加的是老齡人。
    撫養少兒人口可以視為人力資本投資,現在孩子從小開始就雪奧數、牛津英語、鋼琴、圍棋,視為人力資源投資,每個家長都相信他的孩子長大一定是愛因斯坦,所以拼命培養,這就叫人力資本投資,老齡人算什么投資呢?想不出來,所謂投資就有回報,長大了是有回報的,想不出來,關系就變化了,儲蓄率會發生變化,剩余會發生變化,老說人口紅利,勞動人力人口比重增加帶來的好處,儲蓄率提高就是好處之一。如果講經濟學是很有意思的,儲蓄率為什么變化呢?我還可以講很多的道理,我再講一個道理,居民消費傾向發生變化,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收入,用多少拿去消費?這叫消費傾向,年齡比較大的企業家,短缺時代,文革時候多短缺,買什么東西都要跑,沒有錢,工資很低,十幾塊,二十幾塊,就養成了什么習慣呢?節衣縮食,就養成了這種消費的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后來他成企業家了,改革開放第一桶金,企業家有錢,錢越來越多,有錢消費,不大會消費,不會,習慣了。有錢也不會消費。80后開始變了,叫月月光,你跟80后討論,你為什么要儲蓄,出許多愚蠢,負利率還儲蓄。不夠怎么辦?上面正好有一代剩了很多錢,又不大會消費,所以就啃老。
    這種消費傾向的變化,也必然帶來儲蓄率的調整。第一個條件變了,世行所說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條件開始發生的變化,為什么?人口結構變了,這是內生條件的變化。
    勞動力供需形勢也變了。沿海內地遇到最大的問題找好多好容易招工難,相對工資水平而言的,把工資水平提高看看能不能活下去,很多企業工資提高就完蛋了,活不下去了,因為附加值很低,特別是加工貿易,提高工資試試看,利潤全部吃光了,無法提高工資,為什么轉型升級,不升級就死了,這是勞動力供需形勢發生了變化。發生什么變化呢?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接近峰值,去年統計局公報,勞動年齡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0.1個百分點,意味著什么,勞動年齡已經快到極限了,不再增長了,再往后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減少了,勞動力工資只會越來越貴,不會再便宜了,別想著以后還會便衣,沒那事了,為什么人口結構變了,老齡人口比重提高了,而且進去是一個人,出來是兩個人,勞動力成本會越來越貴,這是我們的變化,內生條件也變了。為什么要轉型,不轉行嗎?
    我們經常說劉易斯拐點,很多人劉易斯拐點還沒來,學者也在爭論,其實已經到來,全口徑勞動力的15—60歲,如果看青壯年勞動力下降是非常冰鮮的,比全口徑勞動力下降明顯得多。資本投入減少,勞動投入減少,靠什么支撐經濟的增長呢?就要靠提高生產率,單位投入的產出,提高投資的回報率,提高勞動的生產率,給它全口徑的概念,就是全要素生產率,我們要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支撐經濟的高速增長,但是如果做一下數據計算,我們發現本世紀以來,全要素生產率比90年代還下降了,TFP比本世紀九十年代還下降了,資本投入比重下降,全要素生產率貢獻是下降的。為什么?世界做了一個曲線,為什么會下降,90年代全要素生產力提高靠的是勞動力的轉移,勞動力從一產轉到二產、三產,二產和三產的勞動生產力是一產的六倍,只要再轉移的話,全社會勞動生產力就提高了,現在不轉了,勞動生產力開始下降了,增長放慢了?渴裁刺娲?靠研發、創新體制改革,但是我們研發絕大多數企業沒有研發平臺,研發干什么呢?我們做加工貿易也不需要研發,別人給你訂單,標準給你了,你就給我加工這個東西,多少錢,研發干什么呢?沒有研發平臺,這就是為什么全要素生產力下降。
    再一個因素,資源環境約束力在增強,外部的約束也在增強,再這么高速增長,資源環境也受不了,比如能源為例,能源現在消耗多少煤呢?去年35億多噸煤,本世紀初期是13億多噸,十年增加了多少啊,有多少煤炭的消費量,本世紀初期13億多噸,現在變成30億多噸,每年新增2億噸的煤炭消費量,二氧化碳排放全球第一,有人說人均排放很少,人均排放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增量占世界的60%,全球氣候談判大家都把目標對準中國,你不減,全球怎么減,無法減,因為排得太多了,我們再減也沒多大用,這就要轉型,除非我們也像美國學習,美國說懶得跟你談,我退出,咱們也退出,不談了,美國老大,我們老二,我們不談了,行嗎?都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所以必須轉。
    再展望一下中長期中國經濟你說得這么悲觀,照你們說,以后就沒戲了,中國還有一些特殊的有利條件,并不是絕對沒戲,因為中國有很多特殊的東西,還能支撐經濟還能發展,盡管30多年了,從世界史上來看,肯定是少有的,10%的增長率持續30多年,40年、50年,總有一個年頭吧,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高速增長持續40年的,幾乎是沒有的。我們已經30多年了,準備高速增長多少年,所以我們壓說清楚這個道理,還能夠比較快的增長嗎?
    我們說還能,但是不會像以前那么快。第一,國內市場還沒有很好地開發,內以前拼命出口,老外描寫中國人,中國人就像一個大廚師,不斷炒菜,越炒越多,自己吃不下,吃不下怎么辦讓老外吃,不吃也得吃,為什么?因為我們成本低,土地零地價,稅收兩免三減半,電價貴了補貼你,甚至工資貴了補貼你,有的地方什么都有,五花八門。問題是現在老外也不吃了,老外生病了,要靠內需的市場。內需市場慢慢有條件了,中等收入群體開始壯大了,光企業家還不行,企業家消費傾向很低,什么都有了,不需要,中等收入群體開始壯大了,美國人說,中國有3億中等收入群體,3億相當于美國,美國就3億人,這部分人購買力很強,你到國外看,中國人去了像“蝗蟲”一樣的,老外覺得害怕,我有一次去東京,日本的報紙都在討論,前年春節討論中國旅行團把銀座高檔件搶購一空,日本就在討論這個話題,中國人怎么那么厲害!趕快降低標準,什么標準簽證標準,原來去日本出具收入證明,年收入20萬,降吧,中國收入和購買力沒關系,降,降到2萬塊錢,歡迎中國人出去買,中國人購買東西太厲害了,買奢侈品都要排隊,老外也沒見過,買LV要排隊,排一長串,老外就害怕了,你買那么多干什么,買幾個,買五個,老外說買那么多干嗎,一個護照買一個,我們有一次遇到排隊人給我們借護照,為什么,買LV,男的買表,勞力士、雷達,高檔的我都背不出來名字,買幾個,買十個,老外害怕了,中國人怎么那么有錢!回賓館了,拿別人的咖啡壺泡方便面,老外想不通,中國人是什么人?都LV都整五個,還吃方便面干什么呢?老外想不通,為什么恐慌呢?他不懂,讀不懂,中國是什么人呢?LV都整五個,還吃方便面干什么?實在不懂,搞不懂。
    怎么把消費能力轉移到國內來,消費能力很厲害的,以前大家都不關心它,企業家都想著出口,能否關心一下消費市場,證券市場消費概念活躍了,說明內需市場加速了,F在報道中國要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占全球的份額到2015年要占14.1%,這是瑞士信貸銀行做了預測,中國的市場份額占全球的市場份額,中國消費占世界的比重會不斷地提高,美國消費占世界比重會不斷地下降,重視不重視這個市場,老外到中國投資,看重不再是廉價勞動力,而是市場能力,潛在市場,為什么還潛在呢?因為中等收入群體還沒有長大,現在有3個億,以后變成6個億、9個億,看看購買力多強,真像蝗蟲一樣。
    什么東西來了,一下子就給你吃光,這是我們的市場能力,你懂事嗎?這就是我們以前沒有開發和開放,以前中國人不知道什么叫Shopping  Mall,投資這個市場潛力很大,內需市場。內力資本提升的空間比較大,中國以前靠什么優勢呢,靠勞動力數量的優勢,只要是個人,培訓一下上線,他做的是簡單勞動組裝,因為數量優勢沒了,勞動力絕對減少了,還靠數量優勢,靠什么呢?要靠勞動力質量,要增加人的投資。什么叫人力資本投資,也就是人的投資,什么是人的投資呢?就是教育。中國空間非常大,因為現在每個家庭就一個孩子,因為每個家長都相信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就是愛因斯坦,他就拼命投,這是人力資本的潛力,大家都投,像比賽一樣的,自己沒實現的愿望就希望孩子實現,我經?匆娂议L教育孩子,一定要考上北大、清華,孩子來一句你怎么不考上北大、清華,沒話說了,為什么?他沒實現的愿望讓孩子實現,這就是人力資本投資,現在出國的不得了,現在不光出去讀研究生讀大學,讀中學、讀小學了,企業家尤其多,我們在飛機上經常碰到,有一次碰到一位女士,你去干嗎?我孩子在英國讀書,我去陪他,這不是人力資本投資嗎,雷頓公學都是貴族學校,真有錢,你幫誰投呢?你以為他長大了是愛因斯坦,你幫誰投呢?幫中國的未來投資,給國家做貢獻了,謝謝你。
    本來教育應該是政府投資的,你說我偏要讓他長大當愛因斯坦,你不是幫政府投入了嗎,太好了。當然政府說,老百姓都投,我也得增加投資,政府許諾今年一定要達到4%,教育占GDP的比重一定要達到4%,政府也許諾了,要增加投入,增加投入新的問題又來了,前兩年碰到東城區長,你們提得什么政策,教育投入戰GDP的4%,東城區GDP是多少嗎?4%是多少錢?東城區學校條件都很好了,4%拿來干什么呢?投什么啊,把房子拆了再修一遍,出得什么政策啊,你能不能投到西部去?重慶黔江很落后的,能不能投?財政體制不允許。政府規定必須占到4%,但是不管怎么樣,人力資本投資的空間很大的,一年畢業大學生六百萬,芬蘭諾基亞是580萬人,一年整一個芬蘭,多大的潛力和人力資本投資啊,這是我們的優勢,未來的潛在的優勢,當然不一定就是優勢,我們說只能是潛在的。
    第三,研發能力提升的空間很大,國家投入這一塊,航天、高速鐵路、高速計算機也上去了,美國也害怕,奧巴馬說我們絕對不能當老大,什么意思,計算機我們速度最快,奧巴馬都害怕了,美國不能當老二,中國變成老大了,企業這一塊還是不行,
沒有研發創新很活躍的企業,有沒有,有,華為、中旬等,大部分都在深圳,這就有意思了,北京老說我們有北大、清華,有中科院,給北京說一個企業創新能力最強的,我一下子想不出來,深圳既沒北大、清華,深圳大學還是三流大學,也沒有中科院這樣的大院大所,創新企業都在深圳,怎么回事呢?很有意思。
    所以上海的俞正聲書記說,上海制造業這么強大,怎么就培養不出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呢,華為去年多大,電信行業、IT行業排第二,離第一差一點,銷售額380億美金,一個民營企業,多少人民幣啊,380億美元,又不上市,統計世界500強又統計不了,他又不上市,為什么不上市兜一點錢回來,他又不上市,有的是錢,銀行巴不得把錢貸給他,跟著他屁股后面你貸一點款,不上市。每個行業有一個像華為這樣的企業,中國的產業發展格局完全改觀了。每個競爭性領域都有華為這樣數一數二的企業,完全就改變了,華為的研發人員占企業員工40%,占華為研發投入380億銷售額的10%多,你敢這樣投嗎,占銷售額的10%以上,還是不一樣的,說明還是有,但是太少了。
    第四,城市化正在加速發展,這就是中國未來的潛力,城市化已經是51.27%了,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一到城市,生活方式就開始變化了,所以城市居民是農村居民消費是3.6倍,所以購買力就起來了,生活方式變了。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300萬—1400萬,它會形成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我們還沒有解決當中的問題,比如農民工的市民化,打工打了很多年,不是市民,有一次去廣州開農民工座談會,問農民工怎么樣?他說我們不是農民工,我們是廣州人,我們不是農民工,他是第二代,出生在廣州,長在廣州,沒有戶口,是城市居民又不是,連莊稼都不懂,都不認識,你說他是農民工,所以你跟他一說,他說我不是農民工,這些人怎么轉化為市民,趕快轉化為市民,老不轉,行為就不正常了,不敢消費,為什么?沒有歸宿感,不敢消費,農民工樂金褲腰帶攢錢,回家修房子,過幾年不行再推再建,有的地方建了五遍了,房子越修越高,我們到浙江,宅基地很有限,越修越高,六七層,主人又不在,平時做生意,家里就兩個老人,老人又不樓上,當地打工的農民工,說嫌著也嫌著,晚上拿一個樓梯悄悄爬上去,住著多好啊,大冰箱、大彩電,席夢思床,晚上農民工下班又晚,晚上弄一個樓梯爬上去,晚上洗個澡,看看電視,然后就睡覺了,早晨悄悄爬下來,到了春節了,主人回來了,樓上誰住啊的,弄得亂七八糟,沒人住過,從來沒人上去過,春節主人回來了,農民工也回家了,沒有完全的城市化。消費模式就不一樣了。
    第五,中國還有一個特有條件,區域回旋空間較大,富士康在深圳跳了14下不行了,撐不住了,漲工資,2800元/月,不行了,撐不住了,所以就往西安、成都、重慶轉,這就是回旋空間。同樣是一個產品,換一個國家,比如到新加坡,工資上來了,轉哪兒去,沒地方轉,到日本,日本各地收入都是一飲的,轉哪兒去,沒地方轉。重慶兩江新區,零地價,你來啊,生命周期延長了。本來在那兒就死了,他可以轉,所以iPhone哪兒生產的?鄭州,iPad成都生產的,惠普在重慶,戴爾轉成都了,生命周期延長了。這就是中國回旋空間,這是中國特有的東西。在國內可以把產品生命周期拉長,包括內資企業,國內的企業,現在也到內地來了。
    第六,深化改革的潛力很大。
    改革說得比較多,做得比較少,為什么改革挺難的,利益格局形成了,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是窮光蛋,你說改革所有人都受益,現在要說改革弄得不好有人就要受損了,這就是難處所在,而且改革就要調整利益格局,而誰有話語權呢,農民工有話語權,誰有話語權,既得利益者往往有話語權,肯定企業家的話語權比農民工大得多,所以改革難就難在這兒,既有利益格局,我參加過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500強座談會,互相填一個單,你最想投資哪個領域,金融業85%,去年經濟增長不斷地下行,銀行利潤不斷地上升,企業家苦死了,全給銀行打工,白干一年,都給他付利息了,銀行業凈利潤1萬多億人民幣,真是要了命了。凈利潤哪來的?80%是利差收入,民營企業不干了,你這不是坐吃嗎,我們也會坐吃,你讓我進去,你給我牌照,我也會吃,就你會吃?民營企業不干了。所以,現在要求改革的呼聲很強,國有銀行說,這個東西改不得,金融業風險可大的,放開了,弄不好就金融危機了,這就是利益格局,不讓你進來。我想起電信業改革,我們做方案,怎么改,中國電信一切為二,讓其競爭,長江以北中國網通,長江以南叫中國電信,中國電信找我們了,千萬不能切,線路切開了怎么弄?沒法弄,你懂不懂技術,把我們弄糊涂了,真有這個問題。切,別管它,切開了,現在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一年凈利潤好幾百億,沒事啊,所以你別聽別信,金融一放開又不行了,競爭,只要競爭效率肯定提高。所以,我們說改革的潛力還是很大的。
    第四,我們還是要看到中國經濟再難,像以前這么高速增長,難了,內生條件變了,有人說中國會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我覺得有一點悲觀,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次高速增長階段,像以前那么高是不可能的,可能速度會降一點,真是規律。
    過了青春期了,不可能再漲得那么快了,不可能再跑12.5秒了,天天鍛煉也沒用,今后五年,“十二五”潛在增長速度大概在8—9%之間,去年中國經濟增長9.2,今年有人說8—8.5就差不多了,這就正常了,以后也就是這個水平,再兩位數增長可能嗎,我覺得不可能。除非硬拉起來,后果不堪設想,我們現在還在付代價,前兩年刺激經濟,現在通脹來了,那么多硬拉起來,所以潛在增長就是8—9之間。
    拐點出現以后,經濟增長有一個自然的減速。綠色線條是日本的,黃顏色的線條是韓國,日本拐點,用T表示,拐點出現在什么地方,拐點出現在1969年,1973年石油危機,結束了高速增長,日本持續了18年,韓國拐點在什么地方?1988年,1989年的亞洲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得他結束了高速增長,這是東亞國家高速增長點的變化,從2007年開始也開始出現了一個拐點,07年3季度開始經濟季度就發生了變化,我們要干,拐點以后,就會有很多的變化,比如說汽車,汽車保有量還會增加,但是保有量會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會大幅地下降,經過這兩年高速的增長,速度開始下來了,搞任何一個工業產品都會遇到這個問題,用電量也是這樣,但是增長的速率會下降,然后就是鋼材,還會有一點的增長,但是放緩了,日本明顯地放緩了,再找鋼鐵有戲了,全世界12億噸鋼,你再搞,其他國家別生產了,別干了。這與經濟增長周期也是關聯的,這是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轉?內生條件變化了,外部環境變化了。我就偏不轉,你就試試看,你不怕死你就等著,這就是為什么要轉。
    二、要轉容易?不容易,很難的,轉變面臨很多的挑戰,轉方式面臨哪些挑戰呢?
    (1)外部需求的擴張,在比較長的時期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的情況下,如何擴大內需,怎么擴大有效需求呢,怎么改變對外部需求的依賴呢?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這就是挑戰,經濟出口一不行就不行,沿海地區就是這個特點,廣交會不行就不行,沒訂單,怎么樣擴大內需,這個問題能解決嗎?
    第二,在產能過剩壓力加大的條件下,出口出不去,產能過剩壓力就來了,如何提升制造業技術、知識和人力資本含量,如何發展生產性的服務業,改變對傳統工業規模擴張的依賴。以前都是產能擴張,怎么樣提高利潤、擴大產能,產能已經過剩了,擴大產生有什么意義呢?有人說傳統產業過剩,我搞新興產業,多晶硅過剩得一塌糊涂,多晶硅的價格只有最高價格的3%,你搞嗎?什么都過剩,連無錫尚德太陽能的一面旗幟,差點就過去了,還敢跟他比嗎,還是應該提高價值鏈的提升,這是根本的轉變。企業做大不是依靠能力的擴張,而是依靠價值鏈的提升,這個問題能解決嗎?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挑戰。產能沒變,但是價值鏈提升了,利潤附加值大幅增加了,這個問題能解決嗎?
    第三,在低成本比較優勢開始減弱的條件下,以前靠低成本,零地價,三免兩減半,勞動力低工資,靠的是這個東西,中國產品為什么打遍天下,就靠的是這個東西,現在說低成本優勢也沒了,怎么提升研發設計能力呢?怎么提高人力資本,培育新的競爭優勢,改變對傳統比較優勢低成本,你怎么轉,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第四,在資源環境矛盾加劇的條件下,能源供應緊張,環境壓力增大,怎么樣降低能耗和排放強度,改變對資源大規模投入、高強度投入的依賴,有條件改變嗎?這也是面臨的挑戰,轉方式好轉,哪個問題都不好解決。
    第五,在收入差距擴大的情況下,怎么樣加快收入分配的調整,培育中等收入群體,改變經濟增長,形成經濟增長公平分配和社會和諧良性互動,你能做到嗎?哪個都是很難的。小平說了,兩步走,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下子就解決了,第一步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人巡撫富起來,全球福布斯排行榜富豪越來越多,中國人越來越多,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大家共同富裕,怎么做?先富起來的人,怎么帶,把兜兜里的錢掏出來?你還沒掏呢,他到美國辦綠卡了,千萬不能掏,怎么能掏呢?所以怎么共同富裕?培育中等收入群體,別打富人的主意,打富人的主意干什么,打企業家的主意干什么,特點是最活躍的因素,把中等收入群體增大,才能共同富裕,這個問題只能這樣做,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上仇富、仇官,為什么仇富?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怎么解決呢?第一必須擴大內需,要實施擴大內需的戰略,你讓老外吃,老外也不吃了,自己生產的東西,自己炒得菜,我們干嗎不自己吃,為什么要低價給老外吃,那么多窮人,那么多工業品,沒人要,你看有沒有人要?沒有購買力,要擴大內需。
    最主要是擴大消費需求,因為供給能力很大,產能很大,中國現在市場經濟,只要什么短缺馬上就填滿,什么玩意兒缺,市場上有缺的嗎?只要有缺的,馬上就填滿,企業家市場敏感性很強,什么東西缺馬上就整滿了,但是那個問題沒解決,炒菜炒出來了,誰吃?到處都是新區,兩講新區,濱海新區,南廈新區,舟山新區,新區越來越多,都炒菜,以前改革開放初期14個新區,都是一平方公里,兩江新區多少平方公里,這些新區多少平方公里,兩三千平米,鍋一架就開始炒了,誰吃啊,我問開發區,整那么大,生產出來的東西誰要?你別怕,我整的都是最先進的,我把那些打敗,這是什么玩意兒啊,怎么樣擴大內需。
    第一,城鎮化,要深度深圳化。要把農民工市民化,你不把市民化他就不消費,他就勒緊褲腰帶,你就要深度城鎮化,不能淺度,他進城了,把他統計為城市人口有什么意義呢?他不是城市居民,你要改變他的生活方式,將農民工市民化,一個農民工進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子女能夠上學,跟城市居民一樣,進城市的低保體系,晉城市的廉租房體系,一個人要多少錢,重慶大概要十多萬,F在有5億人,在城市有2億農民工,城市化率提高到70%,還要有3億農民進入城市,5億人,一個人十多萬,得多少錢啊,這就是內需。我讓北京算了一下30多萬,這就是內需和需求。怎么樣擴大內需,一定要找到方式。
    第二,擴大消費需求。要鼓勵消費的升級,就是綜合型,有錢改善居住條件和出行條件,買車買房,怎么樣把能力釋放出來,房地產調控,擠泡沫,有錢也不讓你買,你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嗎,有錢也不讓你買,我有人民幣不能買東西,這是市場經濟嗎?我有人民幣為什么不讓我買嗎,可以買,先搖號,麻煩了,搖不著。買房沒門,現在沒辦法,用行政手段調控,用市場手段替代他,投資交交易稅,交易稅高了,我就持有,我不交易,我征收房產稅,提高持有成本,用市場手段,不一定用行政手段。你就讓他買,所以這個問題需要研究。
    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提高收入,沒錢怎么消費,提高收入問題馬上就來了,大多數居民怎么提高收入,就是提高工資,企業家說企業不完蛋了嗎?這就是關鍵,提不高工資。居民收入跟GDP增長同步,GDP高增長9、8%,工資每年增加8、9%,你漲吧,你有這個本事嗎,這就是問題所在。
    再一個就是新型消費業態,新型消費領域。比如說網購,每年翻一番,90后的孩子,你給我買一個東西,他從來不去商店的,你讓你們孩子,你給我買一個東西,他肯定在網上買,我擔心以后的傳統百貨業還會不會有生命力,我都擔心這件事,所以這種是新型的消費業態。
    有一次參加民營經濟高峰論壇,馬云搞了什么東西,淘寶網,網上搭了一個平臺,有什么高明的發明,越整越大,后來發現什么更有價值呢?因為要支付,支付要對方確認以后才支付,錢打進來到付出去中間有一個時間差,時間差就是一個蓄水池和資金池,資金池越漲越大,因為網上消費規模越來越大,資金池越來越大,后來發現資金池的價值比網上消費平臺更有意義,所以他現在要辦銀行,你能想到嗎?別老說喬布斯,國內企業家也有的是,這也是一種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為什么一定要技術的創新呢,改變商業模式也是創新,這就是擴大消費的領域。
    第三,發揮投資的作用。別一說擴大內需,投資就不能再搞了,中國人均固定資產存量比美國差遠了,這就是這張圖顯示得很清楚,人均的固定資本存量,投資空間大很多,投資領域還多得很,你說說哪些領域,我隨便說一個,地鐵多大的投資?每一個城市都堵,為什么堵車呢?公共交通不發達,北京說要修六百多公里,現在還是不行,地鐵上去了像壓縮餅干一樣,我還是開車吧,到不了,我有一次去日本,有一個熟悉日本的人陪著我一起走,我從東京開始在日本轉了一圈沒坐給汽車,全是軌道交通,城市地鐵下去500米肯定能找到口,然后到火車站換新干線,中間沒有換國汽車,都是軌道交通,下面是網,中國弄這么一個網,遠著呢,早著呢,有的是投資空間,現在的問題是,政府包辦,民營企業投資。杭州灣大橋沒那么多錢,民營企業入股,基礎設施民營企業也可以入股,有什么不可以民營企業投資呢?搞一個資金融資的設計方案,讓民營資本進去,流動性過剩和銀行貸款緊張,真荒唐,一方面說錢多的要是,通脹,一方面說沒有錢,找不到錢,為什么找不著錢,錢不都在口袋里嗎,只要設計出合理的投資工具有什么找不著錢的呢,只要有足夠的回報,誰不愿意投資呢。北京看病三甲醫院擠得不得了,太擠了,我修30個三甲醫院,有這種需求,為什么不開放呢?有這種需求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你就開放嘛,甚至不要到醫院看病,我發展私人高端醫療服務,完全有投資空間的,你到家里來,企業家哪有時間跑到醫院,跑到醫院這點時間一輛寶馬又掙回來了,何苦呢?
    每月定期上家里檢查,有病到家里來,有一個醫療服務公司做這種服務就可以了,有什么問題呢,這都是投資空間,形態也在變化,肯定有很多投資空間,要找的,再一個就是垃圾資源化利用,我們現在大城市周邊堆滿了垃圾,完全可以資源化的,垃圾收費就完了,是一個穩定的收益。經濟水平越高,垃圾越來越多,怎么處理啊,彩電冰箱手機,用完了就扔了,怎么處理!生命周期都等了,更新換代都到了,電子垃圾處理也是一大產業,很大的產業,你要說投資,有太大的空間了。
    必須擴大內需,必須培養創新驅動的機制,我們不是靠規模擴張驅動,靠創新的驅動,企業為什么沒有創新的壓力呢,資源性產品價格太低,能源壓低了,資源價格壓低了,勞動力價格壓低了,土地價格壓低了,沒有壓力,所以老外老說,中國產品那么有競爭力,人民幣匯率低估了,美國人成天說亂七八糟東西,歐洲原來不大說,法國新總統也開始說,人民幣低估了,我經常跟他們吵架,不是人民幣低估了,是資源價格要素低估了,什么人民幣低估了,資源要素低估了,勞動力這么低,資源價格被壓低了,產品當然有競爭力了,把這些恢復到正常的水平,不要零地價,排污收費,勞動力成本和GDP同步,怎么會低估呢?不可能低估的,我看你還有這么大的競爭力嗎?
    這樣企業的壓力就來了,為什么沒有壓力,不創新,我可以活得好好的,我為什么要創新呢?創新是要冒風險的,我為什么要創新呢,創新還有一個制約因素,企業缺乏人力資本的積累,沒有人才創什么新,創新不是那么容易的,想創新就創新,什么叫創新,說得通俗一點,嚴格意義上說創新是獨立的技術路線,日本人搞模擬信號,美國說No,我搞數字信號,這就叫創新,獨立的計算,中國人有本事說,既不搞模擬信號,也不搞數字信號,我再來一個,你有本事你再來一個,徹底把技術路線變了,所以創新不是那么容易的,主要是人跟不上。
    怎么辦呢?第一要使得科技研發和市場掛起來,不要弄得中科院做一些東西跟市場沒關系,一天投入研發寫論文,跟產業沒關系,創新是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按熊彼特的解釋,創新就叫創造性的破壞,能夠產業化才叫創新,不能產業化叫什么創新呢?所以你一定要和市場掛起來,讓企業主導研發活動,怎么主導呢,企業提需求,很多院所報國家項目,863、973,必須企業領銜,不能說研究單位領銜,研究單位領銜了,做出來的東西不能產業化有什么用呢?國家科技技術申報必須企業提出來,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申報,這種需求必須來自于企業,徹底把研發活動和市場需求緊緊掛上了。
    第二,知識產權保護,如果沒有保護的話,創新第二天就模仿了,誰創新啊,肉包子打狗了,誰創新啊,好多企業家害怕這個東西,金融危機后,出口出不去了,在北京金源Mall外銷產品展覽,就搞內需,辦外銷的產品展覽,好多居民區看,老百姓說,中國還能生產這么好的產品,因為國內市場從來沒有看到過,出口的東西檔次要高很多,中國能生產這么好的東西,沒見過,我就跟企業聊,你們這些產品為什么不在國內市場銷售呢?他說不敢,一周之內肯定有紡織品出來,只要一個禮拜,這樣誰創新啊,沒人創新的,只要一創新,馬上就模仿了,沒有知識產權無法創新。
    創新也要廣泛地理解,比如現在講感覺經濟,比如蘋果,技術創新含量有多大,也有的,更重要的是很直觀的感覺,等于把技術和藝術聯系在一起,喬布斯是學過藝術的,他對企業家的要求就高多了,喬布斯什么人?他是一個研發天才,他又是藝術家,又是企業家,我們要找這種人多難找,不好找。
    第二創新必須要有教育人才技術基礎,大學教育不行,跟不上。美國從比爾蓋茨、微軟到喬布斯,Fackbook的老板,這些人在中國大學沒好好上,就跑出來了,這些人在中國能混下去嗎?在中國絕對是壞孩子,整都整死了,這些人在中國有土壤嗎,不早就死了嗎?家長遇到這樣的孩子不打死你,放著好好的大學不上,放著哈佛不上,跑到汽車棚里搞創新,遇到中國家長不打死你啊,你還能活到今天,沒有這種土壤。
    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聽話,一下課拿著書報到屋子里做作業,好孩子有出息,創新一定要有個性化,要與眾不同的,一定是與眾不同的,不是個別人不同,而是與眾不同。
    而我們與眾不同就死了,你來吧,你與眾不同試試看。所以,這就是我們教育的理念要發生革命性的變革,創新驅動,跟產業的轉型升級結合起來。
    第三,轉型就是低碳、綠色這是世界的潮流,中國尤其如此,因為資源能源消耗太大了,沒法弄出去,從政府層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怎么節能減排呢,控制人員消費總量,比如總量管死,倒逼你,現在在做總量控制,以前叫強度,強度不行老外也不干,GDP增長那么快,光有強度有什么用,我現在要總量,第二要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如核電,并昂的風電和光伏電,生物質能源,這是中國國情決定的,這里面也有一些定價機制和補償機制,那是下一步研究的事。
    以低碳為特征的工業建筑和交通體系,建筑節能水平很低,比同緯度的國家低很多,長期建筑節能的標準很低,原有的建筑實際上都可以進行改造的,現在發展出很多的企業,幫你做節能改造,這叫合同能源關系,比如你是百貨公司,我幫你節能,不要你錢,我投資,保證改造完以后,電費減掉一半,我跟你簽一個合同,減了一半省下來的錢也不用全部給我,給我2/3,1/3留給你自己,這樣的買賣好不好?很好,這就是新型節能服務產業,專門做節能服務。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十年以后就全部送給你了,這種商業模式多有意思。
    另外就是修復生態。十九世紀英國人教會世界如何生產,二十世紀美國人教會世界如何消費,如果中國要引領二十一世紀,他必須教會世界如何可持續發展,我們能教會世界嗎?我相信能,需要企業家創新,找到一種符合中國的模式。
    第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第一,必須要下決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國有資本收益的全民共享機制,紅利的分配,上市企業的分紅,上市制度正在改,都不分紅,都知道圈錢,把老百姓當成什么,把投資者當成什么,投資者是上帝,是圈錢的對象嗎?壟斷行業的收入分配,怎么辦?類似這些問題的調整都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調整。第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什么人是中等收入群體呢?一定是專業技術人員、專業人士,要是一般的打工者肯定成不了中等收入群體,所以一定是專業人士,而專業人士怎么能夠做大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各種各樣的服務出來,專業人士就多了,企業服務就可以外包出去,外包出去成本降低了,為什么現在外包發展很快呢,降低成本,都自己搞干什么呢?財務管理外包,人事管理外包,客服管理外包,都是可以外包了,都拿在手上干什么?只有這種服務業發達了,專業人士就出來了。這些人肯定是中等收入群體,你到香港各種專業團體太多了,五花八門的。還有暢通向上流動的渠道,現在這種絮叨向上通道越來越窄,現在不是看你讀書讀得好不好,而是老爹老媽的水平,這個社會就麻煩了。
    如果社會都這樣的話,社會還會進步嗎。
    更多的人擁有財產刑收入,有股息、有紅利和利息,農民有土地收益,也有資本市場的收益,怎么樣有財產性的收入,光靠工資怎么成中等收入者,不可能的。讓更多人擁有財產。
    轉型的根本動力還是改革,改變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模式,中國這種體制政府主導的色彩是很重的,怎么樣轉向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富有競爭性的市場競爭模式,當前改革的呼聲在提高,因為這些年感到改革都是修修補補、技術性碎片化的,有人說是90年代改革的老本,改革最重要的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只有把資源更多讓市場配置,改革的空間才會出來,政府都干住了,改革空間是出不來的,加快轉型也勢在必行。為什么?不轉的話成本會越來越高,代價會越來越大,發展的空間會越來越小,路子越走越窄,都是必須轉的。轉型關系到現代化關系全局的。改革開放30年,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從低收入國家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二是從人口大國變成經濟大國,今后還要解決兩個問題,中等收入國家變成高等收入國家,從經濟大國變為經濟強國,我們必須轉,不轉的話,還會遇到一個檻就是中等收入陷井,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沒有邁出去。中等收入陷井是什么意思呢?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過程中,既不能重復又難以擺脫由低速邁入中等收入的發展路徑,過去30年這套模式不能重復,但是又很難擺脫,這套模式就是我們這些人搞出來的,你都習慣了,路徑依賴。
    換一個方式活,哪那么簡單,我都這樣活了大半被子了,改一個方式改不過來,這叫路徑依賴,專訪時就難在這個地方。
    世界上那么多國家邁不過去,藍線是日本,這條線是韓國,邁過去了,這些都是沒有邁過去的,人均GDP不動了,一萬美元一下就不動了,怎么邁過去,我們現在五千美元了,我們能否邁過去,具體我就不說了
    三、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路在何方?我們要看一下國際的潮流,國際的潮流是什么潮流呢?第一制造的服務化。工業經濟項服務經濟的轉型,表現為制造服務化,GE、摩托羅拉和西門子,服務的比重都在提高,華為制造員工只占企業10%,40%研發,40%做營銷,10%是管理,90%的人都不在制造環節,你說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說是制造業90%不在制造環境,你說服務業又生產的是工業品,這就是制造服務化。只有這樣的企業形態才是有生命力的和競爭力的。為什么可以制造服務化,ICT技術的發展其關鍵。
    制造業向高附加值環節集中,高端化,發達國家制造業產值在經濟中的比重下降,但在全球制造業的比重沒有明顯變化,不是轉出來了嗎?但是高端環節留住了,附加值最高的區段比如諾基亞,全球員工有二十多萬,但是在芬蘭只有兩萬多,大部分都轉出去了,但是最核心最高端的這一塊留下來了,所以價值比重似乎并沒有那么大。
    綠色科技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循環模式也是國際潮流,低碳技術,綠色技術,越低碳越有競爭力,比如歐洲要收碳關稅,以歐洲為標準,高于碳排放標準就定稅,不綠色怎么有競爭力呢?打壓后發展國家,正火打壓中國。
    生產工序和價值鏈分工深化,什么叫生產供需的分工呢,產品兼分工,生產這個產品,他生產那個產品,現在深入到產品內部,生產工序的分分工,每一道生產工序配置到成本最低的區位上,然后用網絡連起來,叫網絡型生產模式,因為物流成本大大下降了,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了,生產供需的分工,或者產品類分工,價值鏈分工的形態,這也是國際的潮流。
    人力資本貢獻明顯加大。一個企業是否有競爭力不看固定資本,而看人力資本。所以要識別一個企業我覺得很簡單的,看人力資本存量,不要看固定資本存量,固定資本存量不說明問題。你到英特爾看,大家也許去過英特爾,有多少固定資本,弄一杯咖啡翹著二郎腿弄計算機,靠人力資本投入,但是附加值跟我們不同。
    外包。全球外包業發展非?,服務貿易服務外包,正是因為有外包才有貿易,都包出去了。比如為什么有ICT技術的發展,叫模塊化,插上去就行了,都是搞成模塊的,日本出口給中國的復印機,佳能和出口給歐洲的復印機價格差好多,為什么呢?出口給歐洲的復印機插了一個模塊,插了這一塊以后功能強大很多,這個模塊很貴,但是為什么不在中國插一塊呢,中國喜歡低價格,太貴就不要了,都是模塊式的,不斷地差就行了,每一個模塊都可以外包出去,前臺和后臺金融街是前臺,但是后臺都是可以外包出去的,那么貴的地租誰愿意在那么搞,信用卡服務、客服服務出去,大客戶過年過節發一個賀年卡送一點小禮品,如果企業做這種事多費勁啊,專門外包出去了,客服管理管得很細,正是因為外包才可以專業化,要是開會有會議公司,要接人有車公司,你到香港什么都有公司,不要企業自己做的,接人的服務比自己接還做得好。因為專門干這個,每個環節都弄得很細,一直把你送到房間,你覺得很溫暖。國外什么服務都有專業化的公司,這樣就全部外包出去了。
    國際經濟結構賦予產業結構調整新的內涵,什么內涵?不在于產業間比例關系的調整,而在于提升價值鏈。調整轉型了,生產這個產品生產那個產品,關鍵是價值鏈的提升,F在產業是什么樣的特征呢?產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制造企業還是服務企業,制造的服務化,服務的知識化,制造和服務沒邊界,制造業越來越離不開服務,因為服務業越來越多為制造服務,制造和服務是什么樣的邊界,這就是現代產業的特征,邊界模糊化。中國制造怎么提升附加值,有人以前說,中國制造要轉向中國創造,我覺得更容易做,對中國人來說,就是跟中國服務結合起來,有更多的企業做生產性服務,把中國服務品牌打出來,中國制造,全世界有名了,中國的制造鋪天蓋地,給別人第一個概念,中國制造和德國制造是什么樣的區別,中國制造便宜,反過來質量不怎么樣,你也是這樣想的,你肯定也是這樣想的,你到國外去買中國的東西,第一個想到便宜,但是質量不怎么樣,貼德國的,什么東西貼德國的牌,價格翻五倍,這就是差別,中國制造是有名的,中國制造怎么改變形象?一定要有很多的中國服務提升價值鏈,要有一批專業服務提供,跟中國制造結合起來才能提升價值,外觀設計,我專門有設計公司給你做產品的外觀設計,很多服務環節幫助你提升價值鏈,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哪些環節呢,研發、設計、標準、營銷網絡、供應鏈管理、品牌、技術服務等,而這些環節我們幾乎都沒有,因為你是加工貿易,你做產品就行了,這些鏈條,哪個鏈條都比制造更掙錢,哪個環節比制造更掙錢,所以你只要抓住一個環節,我就可以上一個臺階,你有本事的話,不信你試試看,比如供應鏈管理,什么是供應鏈管理搞不清楚,供應鏈管理誰最先做的,也是中國企業香港利豐集團,原來是做貿易的,是百年老店的貿易商,為什么能搞供應鏈管理,長期做貿易,知道每一個生產商的特長,他是非常熟的,因為做貿易需要買什么貨,進什么貨,對每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非常清楚,有了這個東西易貨,就開始做供應鏈。假如說你給我訂計算機,可以啊,你要什么樣的計算機,我給設計公司給您設計,外觀比較獨特的,設計出來若干種選一個,不滿意再調整,再給你設計出來,個性化定制,您滿意了。我知道鼠標哪個廠家最好,成本最低,我就委托這個鼠標廠,我要定一萬個鼠標,你說30美元一個,太貴了,15美元,因為現在市場是過剩的,談判的地位在哪一方,在需求方。不干我再找人,干吧。每個環節都很熟,把線路板、路標、顯示屏都可以找到最便宜,質量最好的生產商,找一個總裝商裝起來,給訂貨方,整個環節都不是他的企業,從零部件到總裝都不是他的企業,但是把供應每個環節都整合起來,這就是資源整合,然后供給訂貨方。
    你知道他掙多少錢,你不知道,因為他跟你一對一的談判,最后掙大頭肯定是他,你怎么知道他掙多少錢呢,你不知道,我是供應鏈的管理,這就叫供應鏈管理。有些企業就專門做這種供應鏈管理。我不要有工廠,有工廠干嗎,現在有的是生產能力,這也是一種價值鏈。
    產業轉移升級,金融危機后面臨哪些矛盾呢?制造業比重太大,服務業發展太落后,制造業內部加快組裝比重太大,決定市場地位的生產性服務環節比重太小,以高技術名義出口,基本上在低端,比如iPhone、Ipad都是中國生產的,美國生產過iPhone嗎?從來沒有,奧巴馬說,喬布斯弄到美國生產,喬布斯說No,他說不可能的,iPhone從來沒有在美國生產過,Ipad從來沒有在美國生產過,中國出口高技術產品,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很快,那叫高技術組裝業,不是制造業把別人的零部件組裝在一起就叫高技術產業出口,你就收一點加工費,跟你沒關系,委托你組裝,為什么叫組裝呢?因為零地價,三減兩免半,市委書記要請我吃飯,為什么?你還敲鑼打鼓,我當然來了,美國人還老要罷工和漲工資,你這兒多好啊,不用漲工資,沒工會鬧,我當然愿意到你這兒來了,美國工會意見很大,跟資本家沒法談了,中國工人多少錢?不漲工資,罷工,罷工吧,我搬中國去了,你還罷工呢?
    產業轉型升級目標是什么呢?從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中高端轉變,以價格競爭為主;向以非價格競爭為主轉變,非價格競爭是什么呢?質量、技術、標準、售后服務,這種都是非價格競爭,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轉變。產業轉移的總體方向,注重比例關系的調整向突破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什么關鍵環節:研發、設計、標準、營銷網絡、供應鏈管理、品牌、基礎服務,由物質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由成本經營轉向技術質量、品牌服務競爭。
    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突破關鍵環節,提升價值鏈,強化研發設計,推進自主創新,強化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和品牌培育。就具體領域來說,今后一個時期,我們怎么樣加快發展新型的產業領域,因為西方國家再工業化,我們怎么樣加快新興產業,美國再工業化不是恢復傳統的產業,要培育新型的部門,當然也包括傳統產業的回歸,比如美國企業,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再加上交易成本比較高,有些已經回遷了,有這種趨勢,最主要還是新型領域的培育,我們怎么樣培育一些新型的領域,這是我們未來的任務。
    發展生產型服務業,促進制造的服務化和服務的知識化,因為我們以前為什么?生產型服務需求外溢,企業實際上是分成的,計算機領導廠商IBM、英特爾、戴爾、惠普、索尼、東芝,下面是合同制造商,比如緯創立、新美亞,再轉包給低端專業產品的供應商,他再外包和轉包,最高一層附加值最高。
    第三個就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傳統產業有三大板塊,一個就是重化工怎么辦,我們說要調整,鋼鐵、冶金、石化,重化工,優化重組。很大一塊勞動密集型產業,要通過提升勞動者素質向勞動、知識、技能相結合的轉化,光勞動是不行的,勞動密集、知識密集、技能的密集相結合的方向轉變,有些高技術領域也是勞動密集,但是它的含量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達不到這一步,我們怎么把三種東西結合起來呢?還有一塊就是高技術組裝業,怎么樣向自主的研發技術轉變。要建立全球的生產網絡,中國企業已經到這一天了,我們要打破市場的壁壘,必須走出去,要打破對外部資源的過度依賴也必須走出去,所以我們要建立全球的生產運營體系,這對中國企業是更大的考驗,就是我們行不行?很多企業走出去打得頭破血流,TCL開始并購歐洲湯普森,走了很多的彎路,走出去不是那么容易的,缺乏國際化的人才,折騰十多年慢慢適應了,慢慢穩住了,付了很多的學費,不交學費,一步學成氣候,門都沒有,但是又不得不走這一步。
    我今天就講這些內容,講長了大家也疲勞了,因為具體的內容,你們比我更清楚,你們在生產一線,我只能講一些面上的東西,供大家參考,謝謝大家!
主持人:
    同志們,剛才王一鳴院長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升級這個專題給我們做了一次生動的報告,王院長圍繞為什么要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的挑戰和主要任務以及加快產業升級路在何方,深刻地闡述了堅持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調整,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重要性具有深遠意義,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對王院長的生動精彩報告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2012年中國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按預定的日程,已經全部完成,這次全國企業家活動日在重慶舉辦,得到了重慶市委市政府、市政協以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地企聯和廣大企業家的熱情幫助和支持,值此讓我代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向重慶市各級領導、向各地企聯、向廣大企業家和企業代表表示誠摯的、衷心的感謝!
    2012年中國企業家年會暨兩江論壇到此圓滿結束,祝各位企業家、各位代表旅途愉快,一路平安,謝謝!
(文稿來自速錄,未經審校)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 主辦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南路17號 郵編:100048

京ICP證 050088號
   
     
<acronym id="oogsc"></acronym>
<rt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rt>
<acronym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acronym>
<acronym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acronym>
<rt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rt>
<rt id="oogsc"></rt>
<acronym id="oogsc"><small id="oogsc"></small></acronym>
<rt id="oogsc"></rt>
<sup id="oogsc"></sup>
<acronym id="oogsc"><center id="oogsc"></center></acronym>
<acronym id="oogsc"><center id="oogsc"></center></acronym>
<acronym id="oogsc"></acronym>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性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午夜av一区,久久人妻少妇出轨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国产激情网| 三级全黄app播放| 国产亚洲一234卡新区| 色惰日本视频网站www| 国产无遮挡喷水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伊人999| 国产果冻传媒|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xxxx69免费大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2021| 欧美美最猛性xxxxxx| 欧美性猛片xxxxxxxx| 欧美人与动人物乱大交二区| 亚洲av成人永久无在线观看| 亚洲性久久久久久久激情|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不卡| 国产香蕉97碰碰碰蜜月|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 少妇高潮惨叫对白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加勒比|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专区| 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在线播放| 肉无遮挡3d动漫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久精品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免费不卡|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幕视频不卡| 日本特黄a级120秒试看| 欧洲色视频| http://www.zunhui.com.cn http://www.9ipic.cn http://www.vlarszn.cn